在长津湖畔的下碣隅里,有一座高耸的纪念碑,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,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。
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志愿军杨根思烈士而建,他在长津湖战役中,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。
杨根思,1922 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
他从小就饱受苦难,却始终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1944 年,杨根思加入了新四军,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。
在解放战争中,他屡立战功,被誉为“爆破大王”。
1950 年,朝鲜战争爆发,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。
杨根思所在的 9 兵团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:在长津湖地区阻击美军。
长津湖地区气候寒冷,环境恶劣,志愿军战士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。
然而,他们并没有退缩,而是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。
11 月 29 日,杨根思所在的 20 军奉命从长津湖西侧绕道,迂回至下碣隅里,切断美军南逃的退路。
在艰苦的行军过程中,杨根思和他的战友们克服了重重困难,终于按时到达了指定地点。
11 月 30 日,58 师 172 团 3 连连长杨根思带领 3 排奉命坚守小高岭,负责切断美军南逃的退路。
小高岭是美军南逃的必经之地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
杨根思深知,这是一场殊死搏斗,他和他的战友们必须全力以赴,才能完成任务。
战斗打响后,美军凭借着强大的火力,向小高岭发起了猛烈的进攻。
杨根思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,顽强抵抗。
他们用手榴弹、炸药包等武器,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
在战斗中,杨根思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。
他多次带领战士们打退了美军的进攻,牢牢地守住了阵地。
然而,美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,3 排的伤亡也越来越大。
在关键时刻,杨根思毫不犹豫地抱起炸药包,冲向了美军。
随着一声巨响,杨根思与美军同归于尽,壮烈牺牲。
他用自己的生命,为志愿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,也为长津湖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杨根思的牺牲,让他的战友们悲痛欲绝。
他们发誓,一定要为杨根思报仇,将美军赶出朝鲜。
在杨根思精神的鼓舞下,志愿军战士们更加顽强地战斗,最终取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。
杨根思的事迹,感动了无数人。
他被追授为“特级英雄”,他所在的连队也被命名为“杨根思连”。“杨根思连”的战士们继承了杨根思的精神,在战场上屡立战功,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王牌部队。
长津湖战役已经过去了 70 多年,但杨根思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。
他用自己的生命,诠释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真谛。
他的事迹,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
